做麵包心得
小兒子每次坐飛機,對於機上提供的餐點,總是興趣缺缺,唯獨對餐點所附的麵包,百吃不厭,經常連我那份也要去,看到他整份餐點都吃不下,雖然我也覺得那餐包是餐點裡最可口的,但是也只能割愛,誰叫她是我兒子。有時兩個吃不夠,他還會跟空服人員再要一個。後來幾次搭飛機,他都跟空服人員說他不要全餐,只要給他幾個餐包就好。 想起自己年輕時,也很喜歡吃台灣的西餐廳的小餐包,所以自從到美國定居買下第一台製麵包機,便不斷嘗試做台式麵包。然而十幾年下來卻始終無法做出外皮酥薄裡面柔軟的麵包。去年差不多也是像現在一樣的五月天,以為找對了食譜,雖然步驟很複雜,但是也只得恭敬地照做,不敢怠慢。光是揉麵糰的部分,就差點搞死一台攪拌機,因為食譜說要讓麵糰飽含水分,必須在已經攪拌好的麵糰分次再加入水,用攪拌機或手和的方式,讓麵糰把加入的水吸收進去至不黏手。經過幾次之後,我的攪拌機都發燙了,而食譜所建議的水還沒用完,最後只得拿出來,倒掉剩餘的水,並且加點手粉讓麵糰不黏手。接著按照食譜,還得把麵糰來回甩打200次,這份吃力的工作,當然只有老公能勝任。可是即使已經大費力氣到「會箍雞,不會吹火」,做出來的麵包仍然是外皮一層厚殼,裡面硬硬的像山東饅頭。這麼費工卻還是不好吃,所以這一年來我便沒再嘗試做麵包。直到最近,因為剛買了一台新製麵包機,前兩次用它做吐司,跟以前買的製麵包機做出來的沒什麼大不同,都是外面一層厚殼,剛出爐時還滿好吃,可是放一下就不行了。翻一翻隨機贈送的食譜,又看到我喜歡的餐包(dinner roll),興致一來,便決定今天要來試試看。按照食譜,把材料倒進內鍋,按下只做麵糰的選擇,等麵糰做好、發好,機器就會「嗶--嗶--嗶」地叫我,接著把它分成十八塊,揉成圓球,蓋上保鮮膜醒二十分鐘,剛好這個空檔正是小孩放學時,我便出門接小孩去。接回來,洗、切水果給小孩吃,正好二十分鐘過去了,麵糰醒好了。接著把每個小圓球揉壓成所要的形狀,並且排放在抹油的烤盤,然後,我覺得是成功的關鍵,就是在已定好形的麵包團上噴灑水,我把十八個麵包團分裝於兩個烤盤,每個烤盤用了1/4碗的水來噴灑。然後把噴濕的麵包團和濕濕的烤盤送進華氏90度(我先以170度預熱烤箱,10分鐘後熄火)的烤箱,讓麵包團在溫暖潮濕但不加熱的環境下再醒5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