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故事(一)——從曼斯菲爾德莊園思想起

剛開始閱讀珍.奧斯汀的曼斯菲爾德莊園,很難看出這位出了幾部時代代表作的作者珍.奧斯汀的功力,以現代的眼光看小說的故事前半內容平淡無奇。然而後半部,男配角亨利開始追求女主角范妮開始,故事才漸進精彩,尤其第三十八章女主角描述她在親生娘家的第一晚的觀感,更可看出作者文筆細膩,非常真切的刻劃出一個人處於富裕家庭和貧窮雜亂家庭的所有不適、不習慣和落差的樣貌與心態。

作者描寫女主面對如此差異的生活環境的心情,非常符合人性,並沒有為了塑造女主典範而矯情。我倒是從女主的矛盾心情——貧賤令人嫌悪的卻是親生的家而富足整潔有序的寄託家庭才是令人依戀的。如此違背倫理親情的矛盾心理,讓我想起我自幼被送出去當童養媳的小姑姑。

兒時有隱約聽到母親談到父親有個小妹被送出去當童養媳, 至於幾歲被送出去的、什麼原因被送出去的?我就不得而知,好像當時也沒問父母親。也或許他們也沒問祖父母。我想我之所以沒問,一定是想當然耳,家境貧窮才會把女兒送給人家,但是祖父母真的貧窮到無以養活一個女兒嗎?父親的大哥未成年便因為瘟疫死亡,父親的大姐在父親還是孩童時就已經出嫁,因此在父親的童年時代,家裡只有四個兄弟和這個小妹(只知小姑比父親小,不知是不是比叔叔小?)我一直不是很了解祖父賴以維生的工作具體是什麼?有聽父親提過只有他願意跟祖父步行到淡水捕魚,也聽父親提過他們曾經開過柑仔店,此外還有一項收入是房間出租。祖父母擁有士林夜市大北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當年養小孩除了吃飯以外,如果小學在日據時代是義務教育,那麼大約就不需要花費什麼錢。因此,我不太明白小姑被送出去當童養媳,是因為家庭經濟因素,還是為了她的將來幫她找了一戶好人家,還是重男輕女?母親說祖母非常的節儉,除了生活用度要求媳婦們節省以外,其他都很寬容。母親轉述祖母常說的話有「節省一點,無通畚到(錢)」、「要是不必花錢,你們(媳婦)儘管出去逛街」。祖母自己真的是非常節省,據母親說,以前他們吃飯,男尊女卑,家裡的男人都先吃飯,等他們都吃完,媳婦們才輪到吃飯(不知孫輩們是否也分男孩女孩不同階梯吃飯?)本來節省的祖母,桌上的葷菜就少,等祖父、伯、叔和父親吃完,就只剩寥寥無幾的配飯菜。如果真的有剩餘,祖母還會在媳婦們來吃飯前收回菜廚。因此母親和妯娌吃飯時,已經沒什麼可下飯的了。母親說她們會去菜廚看看,有時趁祖母沒看到,偷吃菜廚裡被祖母省起來的肉類。祖母並不是刻意虐待媳婦,實在是她太刻苦節省了。母親說祖母的餐桌上經常是一盤豆乾,那是當代最便宜的食物。祖母連豆腐乾都很節省著吃,吃到豆腐乾都發霉了還捨不得丟掉,繼續吃。數年如一日的每餐必有豆腐乾,導致父親生前最痛恨吃豆乾,而祖母老是吃沒人要吃又捨不得丟棄的發霉豆乾,最後因為胃癌過世。

話說回來,為什麼小姑會被送出去做童養媳?是重男輕女還是節省開支?我想重男輕女和節省開支都是原因:因而把最小的女兒送給人家;因而省了養育的費用;因而還得到一筆「聘金」。從另一個角度看,祖父祖母家並不富有,大概就是保有祖傳的一棟房屋,大姑姑和父親兄弟們年齡差很大,可能在父親剛上小學或更小,大姑姑就出嫁了,而祖父並沒有什麼大事業或大買賣,因此只能省吃儉用過日子。也許看到一個好人家,把小姑姑送過去,也是想著或許能讓小姑姑過上好日子。反正女兒在舊社會的思維,遲早是要出嫁的,不會像兒子一樣即使結婚仍然留在老宅子裡。如果是從這個角度看,就像當初曼斯菲爾德莊園的女主人翁范妮被送去親戚家養一樣,范妮確實得到比在她親生娘家好上好幾倍的生活。

有一年,是個民俗裡所謂的孤鸞年,我那時大概是高中生吧!大約午飯前後(時間已久,記不清),有位剛入中年的婦人,儀態容貌端莊典雅,帶著一位大學生樣貌的女孩,來到我家門口。我那時才第一次見到她,隱約聽過父母談過的小姑姑。不知是何故?她特意由女兒陪同來敲我家的門。告訴我們,她新近搬家了,然而未曾留下地址(記憶裡他並沒有留下地址),也執意不肯跨過門檻踏進我家,不僅母親百般邀請,即便是小姑女兒也勸她母親進去我家。據說孤鸞年有一習俗,譬如如果是閏五月,那麼在農曆五月之年前,就得回娘家,如果那之前沒有回娘家,之後再回去,就會給娘家帶來災難。小姑來敲門時,已經是潤五月了。小姑因為這個習俗,說什麼也不願進到我家,即使一向迷信的母親,口口聲聲說她不介意。小姑如此拖到潤五月了,才來門口告訴我們她搬家了,而因為已經到了孤鸞年的閏月,她之前沒進娘家,就再也不能進娘家了,而且是永永遠遠不能進娘家。到現在我還是不明白,小姑如此做的目的是什麼?據說兄弟裡,小姑跟父親關係是比較好的,如果她連父親都不想再往來了,其他兄弟更別說了。那天父親不在家,如果父親在家,他是否還是執意不肯進門呢?不知她和伯伯叔叔之間有何嫌隙?她那天的行為暗示要永永遠遠與娘家斷離,是否是因為小時候被送出去,對娘家怨恨?但是為什麼不在祖父母過世就停止和父親兄弟們往來呢?

就曼斯菲爾德莊園的女主人翁范妮而言,剛被送去親戚家的頭幾年,確實度過一段被親情拋棄、孤單、寂寞、無法融入寄養家庭的日子。但是先是獲得了小表哥的友誼,得到姨媽的倚重,再到後來得到曼斯菲爾德莊園男主人,范妮姨父的欣賞與看重。而當她回去親生家庭時,兩個住家環境和生活品質的極度差異,看在范妮眼裡,內心造成極大的衝擊,反而不適應親生家庭的生活方式、親生父母、手足的言談舉止、甚至價值觀。回到親生家庭小住的范妮,不但失去了從前盼望回到親生家庭的憧憬、也失去了就要回到親生家庭之前和一路上的興奮之情,而且還歸心似箭地想回去寄養家庭。

在富裕家庭長大的孩子,不一定能保證有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但是因為經濟的不匱乏和見識,必定能陶養出所謂的「高貴」氣質和生活態度。范妮回到日日夜夜思念的親生家庭,卻感覺自己與這生活秩序凌亂、家人間凡事吼來吼去、吵吵鬧鬧的家庭格格不入。因為經過幾年的養成,范妮已經脫胎換骨了。除了記憶中范妮最疼愛的弟弟之外,這次回來,范妮最欣賞的是她的大妹蘇珊。蘇珊其實是范妮的對照組:如果范妮沒有被送到阿姨家,那麼今日的范妮,也許本性、天賦和價值觀不變,但言談舉止必定就如蘇珊一樣低俗粗鄙。另外,范妮這些年寄養在外,除了外在的格格不入的疏離,她也強烈感受到家人,包括她的父母,對她的生分和情感的疏離。

再談到我的小姑姑,不知她是多大小的時候被分養出去?也不知道祖父母生前她是否還跟親生娘家往返頻繁?第一次見到小姑也是第一次印象:小姑容貌姣好,輕中年的她氣質高雅。從外表和衣著來推測,她的夫家應該是小康以上,而從她展現的氣質推斷,她的養父母家也是小康以上,而且並沒有被虐養的跡象。當時父親兄弟,除了二伯父家還算小康,其他兄弟的家境並不寬裕。當她稍微長大有一些富裕貧窮的分辨意識時,回到娘家,是否不習慣親生母親過度節儉的小氣?女孩跟兄弟長大後原本就比較沒那麼親熱,尤其是被送出去分養的妹妹,跟親生兄長們更會日益生疏。據父親說,小姑只跟他比較好,跟其他兄弟有些糾葛。我只是納悶,為何小姑會選擇那個時候(祖父母過世十幾年之後)來斷捨離,而不是祖父母剛過世的那幾年?如果當天父親在家,會不會改變小姑的心意?

其實小姑當年搬了家,也不必特別跑一趟來暗示「謝絕再聯絡」,她大可讓父親偶爾想起去找她時撲空,而懷抱疑慮。終究她還是念在與父親的手足情,讓父親不必因為找不到她而終身掛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電影「豐富之旅(A Trip to Bountiful)」

家教、教養還是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