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故事(一)——從曼斯菲爾德莊園思想起
剛開始閱讀珍.奧斯汀的曼斯菲爾德莊園,很難看出這位出了幾部時代代表作的作者珍.奧斯汀的功力,以現代的眼光看小說的故事前半內容平淡無奇。然而後半部,男配角亨利開始追求女主角范妮開始,故事才漸進精彩,尤其第三十八章女主角描述她在親生娘家的第一晚的觀感,更可看出作者文筆細膩,非常真切的刻劃出一個人處於富裕家庭和貧窮雜亂家庭的所有不適、不習慣和落差的樣貌與心態。 作者描寫女主面對如此差異的生活環境的心情,非常符合人性,並沒有為了塑造女主典範而矯情。我倒是從女主的矛盾心情——貧賤令人嫌悪的卻是親生的家而富足整潔有序的寄託家庭才是令人依戀的。如此違背倫理親情的矛盾心理,讓我想起我自幼被送出去當童養媳的小姑姑。 兒時有隱約聽到母親談到父親有個小妹被送出去當童養媳, 至於幾歲被送出去的、什麼原因被送出去的?我就不得而知,好像當時也沒問父母親。也或許他們也沒問祖父母。我想我之所以沒問,一定是想當然耳,家境貧窮才會把女兒送給人家,但是祖父母真的貧窮到無以養活一個女兒嗎?父親的大哥未成年便因為瘟疫死亡,父親的大姐在父親還是孩童時就已經出嫁,因此在父親的童年時代,家裡只有四個兄弟和這個小妹(只知小姑比父親小,不知是不是比叔叔小?)我一直不是很了解祖父賴以維生的工作具體是什麼?有聽父親提過只有他願意跟祖父步行到淡水捕魚,也聽父親提過他們曾經開過柑仔店,此外還有一項收入是房間出租。祖父母擁有士林夜市大北路一棟兩層樓的房子。當年養小孩除了吃飯以外,如果小學在日據時代是義務教育,那麼大約就不需要花費什麼錢。因此,我不太明白小姑被送出去當童養媳,是因為家庭經濟因素,還是為了她的將來幫她找了一戶好人家,還是重男輕女?母親說祖母非常的節儉,除了生活用度要求媳婦們節省以外,其他都很寬容。母親轉述祖母常說的話有「節省一點,無通畚到(錢)」、「要是不必花錢,你們(媳婦)儘管出去逛街」。祖母自己真的是非常節省,據母親說,以前他們吃飯,男尊女卑,家裡的男人都先吃飯,等他們都吃完,媳婦們才輪到吃飯(不知孫輩們是否也分男孩女孩不同階梯吃飯?)本來節省的祖母,桌上的葷菜就少,等祖父、伯、叔和父親吃完,就只剩寥寥無幾的配飯菜。如果真的有剩餘,祖母還會在媳婦們來吃飯前收回菜廚。因此母親和妯娌吃飯時,已經沒什麼可下飯的了。母親說她們會去菜廚看看,有時趁祖母沒看到,偷吃菜廚裡被祖母省起來的肉類。祖母並不是刻意虐待媳婦,實在是她...